如果做汽车的配件产品,第一条件就是要拿到一项认证—ISO/TS16949。只有认证完之后,才会获得机会跟国际汽车厂商谈合作。ISO/TS16949认证作为生产厂商进入汽车行业的“敲门砖”,重要性相关厂商深有体会。
其实,不仅限于在汽车行业,在电子电气、航空、IT等诸多行业,均有针对其行业的体系管理要求。
据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SGS的中国区总裁申屠献忠介绍,航空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AS9100、电子电气行业的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QC080000、鞋类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ISO50001、IT行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IEC2700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ISO22000以及物流行业的TAPA等,都被行业内企业所广泛认可,成为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入场券”。
不仅如此,很多的海外大买家和跨国企业,如沃尔玛、Adidas等也都对中国境内的产品供应商们提出了建立相关管理体系的进一步要求。
沃尔玛等国际大采购商对中国供应商的重要认证要求之一,就是BSCI社会责任认证。欧美大商超越来越重视对供应商社会责任方面的要求,BSCI成为进入他们供应商体系的准入条件和门槛。“没有这个认证,客人根本就不跟你谈产品和合作。业务要上一个层次,这个工作是必须做的。而且当我们通过这些认证之后,也更有底气去跟其他的大客户接洽,推动业务的拓展。”某企业负责人说道。
成为市场准入的重要门槛的不仅有各种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同样是供应商叩开目标市场大门的“利器”。
据Chinaimportal联合创始人FredrikGrönkvist介绍,欧盟和美国的产品认证标准如CE、RoHS、REACH、CPSIA等,都是产品进入这些市场的“护|照”。
“一旦不合规产品进入海外买家的国家,海关当|局可能会拒收甚至没收产品、可能会发生法律诉讼、可能会产生罚款、可能会被强制召回。在美国,罚款最高可达上千万美元。”
能满足这些认证标准的企业和产品也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企业自身的能力以及产品的性能和环保、安全性,能够切实提高企业质量管控水平,提升企业的市场准入竞争力,产品和管理体系认证,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取得相应的产品认证和体系管理认证,既是产品性能保证的需要,也是由全球的经济、技术、生产和市场格局决定的,对国内企业的海外拓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产品和质量体系认证的直接效果,是成为进入全球市场、国际采购商的供应商体系的“入场券”。但标准制定的本质,在于通过一系列法规标准的规范,促使供应商在生产管理、危害物管控、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得到持续性的提升,从而成长为产品合规、质量稳定、管理良好的供应商企业。这些认证虽然增加我国企业的时间和成本,但是无疑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成长提升的平台。